【315消费者权益保护】个人金融信息保护风险提示
来源:发布时间:2022年03月15日
一、什么是个人金融信息?
个人金融信息,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开展业务或者其他渠道获取、加工和保存的个人信息,包括个人身份信息、财产信息、账户信息、信用信息、金融交易信息及其他反映特定个人某些情况的信息。
二、个人金融信息包括哪些?
1.个人身份信息。包括个人姓名、性别、国籍、民族、身份证件种类号码及有效期限、职业、联系方式、婚姻状况、家庭状况、住所或工作单位地址及照片等。
2.个人财产信息。包括个人收入状况、拥有的不动产状况、拥有的车辆状况、纳税额、公积金缴存金额等。
3.个人财户信息。包括账号、账户开立时间、开户行、账户余额、账户交易情况等。
4.个人信用信息。包括信用卡还款情况、贷款偿还情况以及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,能够反映其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。
5.个人金融交易信息。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付结算、理财、保险箱等中间业务过程中获取、保存、留存的个人信息和客户在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、证券公司、基金公司、期货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发生业务关系时产生的个人信息等。
6.衍生信息。包括个人消费习惯、投资意愿等对原始信息进行处理、分析所形成的反映特定个人某些情况的信息。
7.其它信息。金融机构在与个人建立业务关系过程中获取、保存的其他个人信息。
三、个人金融信息泄露的四大途径
1.人为倒卖信息;
2.PC电脑感染;
3.网站漏洞;
4.手机漏洞。
四、防范个人金融信息泄露小贴士
1.更换手机及时删除个人信息。存储有个人账户资料的手机,出售转让前,务必做好彻底清理或恢复出厂设置。
2.谨慎使用公共WIFI。无密免费WIFI安全防护功能相对较弱,黑客只要凭借一些简单设备,就可盗取WIFI上的用户名和密码。
3.朋友圈不随意晒信息。不要随意在社交软件上晒一些含有个人信息的照片,如护照、火车票、机票、登机牌、车票、位置等。
4.不轻易填写调查问卷。网络上填写调查问卷、玩测试小游戏、购物抽奖、申请会员卡等活动,一般要求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,不可信。
5.及时更改密码。个人信息一旦泄露,涉及面会非常广。个人信息往往和银行账号、密码等重要信息联系在一起。应该立即更改重要密码,避免造成经济损失。
6.及时提醒亲友。个人信心泄露后,犯罪分子可能会利用这些信息骗你身边的亲友。一旦发生信息泄露,应当在第一时间通知您的亲朋好友,以防他们上当受骗。
315海报-高清版-修改